3月中下旬,随着气温的回升,大蒜返青期悄然来临。从表象来看,目前蒜苗长势良好,根茎、叶片等指标均优于往年,但2024-2025年秋冬季气温偏高、春节后气温偏低、生长期降水不均的异常气候,是否会对大蒜植株生长产生一些潜在影响?
近期大家的老朋友老石深入田间地头,实地查看大蒜返青生长情况,了解24-25年气候异常对大蒜苗情长势有以下概率性的影响。
(1) 24年暖冬(正常每年10月23-24日霜降)24年下霜时间是11月25日比正常年份推迟1个月;
(2) 24年8-10月上旬雨水大,加上大蒜播种后又浇大水,结果田间湿度更大,叠加高温,由于高温高湿造成大蒜前期旺长,由此大蒜有可能提前进入生长周期,受以上情况影响,导致大蒜休眠推迟;
(3) 暖冬旺苗大蒜抗逆性将会下降,如遇春季气温骤降,对旺长的蒜苗生长不利,将会造成冬性降低;
(4) 暖冬蒜苗旺长,高温空气叶片蒸腾作用加强,叶片呼吸旺盛,营养消耗加大,光合产能减少,营养储备不足,碳水化合物不能有效回流于根系,造成根系引发早衰。
(5) 冬季高温旺长前期营养消耗过大,越冬期间降水少,将会造成返青无力,蒜苗叶片暗淡,浅绿无光泽,上举性差,叶尖黄化下垂,叶脉纹络模糊并有黄筋现象;
(6) 3月份田间调研发现,以上现象早播苗影响明显,晚播苗影响略小,具体表现根系数量与往年基本相同,早熟蒜苗根系韧性差,易拔出、根系生长点由白嫩变暗褐;
(7) 暖冬蒜苗旺长易造成后早衰,前期表现不明显,前期给人长势好,茎秆粗,但并不代表壮实,影响属隐性状态;
(8) 24-25年越冬蒜苗,春节前暖冬蒜苗推迟休眠(11月中旬-12月初越冬休眠),春节后降温蒜苗推迟返青(2月下旬返青、花芽分化、3月中旬鳞芽分化、3月下旬鳞茎分化),破坏了大蒜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。就如人该睡的时候不睡,该醒的时候不醒,影响了正常的作息生物钟。
(9) 暖冬给大蒜根腐病提供了生息条件。
总之,24-25年气候导致早播大蒜后期早衰的概率较大,至于影响程度,毕竟大蒜田间生长时间还长,还受以后气候影响以及今后蒜农的管理影响,因此期间还有一定的变数,以上仅是参考。
说明:1、本次调研结果仅限于2025年3月中旬以前。未来的天气、温度对大蒜产量影响仍较为重要,另外,未来蒜农灌溉、追肥的管理也会影响大蒜的最终产量。2、由于调研时间段不同和所到区域不同和走访对象不同等原因,以上调研结果,如果和您认为的有所差异,敬请理解。3、综上谨代表单方所闻,不作为投资依据。
一、大蒜苗情的“好”与“坏”
惊蛰之后,气温回升,蒜苗返青加速,生长逐渐进入旺盛阶段,暖冬天气和初春的低温对蒜苗的影响也逐渐显露出来,大蒜苗情的好坏,对库内大蒜未来行情的走向有着重要影响,业内有“年前看走量,年后看苗情”的说法,前者指的是春节前每月大蒜的走货量,后者指的就是返青后的大蒜苗情。
为了抓住这波流量密码,不少人深入田间地头观察大蒜苗情,大蒜苗情话题持续发酵。由于考察地区的不同,再加上判断容易受个人经验影响,对于蒜苗的长势,业内存在着不同的声音。
一方认为,反常的气候将会对未来大蒜产量产生潜在影响。
2024年大蒜秋播时间较往年早一周左右,播种后气温较常年偏高,部分区域大蒜形成冬前旺长现象,养分提前消耗,后期有可能出现早衰,进而影响大蒜产量。如河南早中熟大蒜,部分早播地块干尖黄叶普遍,且在冬前高温高湿的环境影响下,大蒜根腐病也在局部地区爆发。
另一方认为,迅速进入返青期的大蒜苗长势良好。
2024/2025年冬季,我国总体呈“暖干”气候特征,(2024年12月-2025年2月),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,利于大蒜株安全越冬,基本没有受到冻害影响。3月初,山东、河南、江苏、河北产区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,有效的缓解了前期的旱情,起到增湿保墒作用,对蒜苗返青有利。
目前大蒜有效叶在在7到8片,根系60-70条,假茎粗度1.0-1.2cm,有效叶片多于去年,根系粗度和条数均好于去年,综合来看,目前大蒜长势整体好于正常年份。从近几年的蒜苗长势来看,气温只要不是断崖式下降或者陡坡式上升,一般不会对大蒜根系和叶片造成实质性的伤害,但反常的气候对于生长期的蒜苗影响往往是隐性的,只有到大蒜出土的时候才能给出明确答案,至于最终产量影响如何,还要取决于四五月份的气候情况,国际大蒜贸易网将在产新大蒜出土之前对产量增减撰写评估报告。
二、大蒜市场的“涨”与“掉”
春节后的这段时间,大蒜行情起伏较大,价格频繁涨跌交替,2月份价格是震荡上行,3月份是震荡走低,目前市场情绪仍然不稳定,也给储存商带来一定压力。大蒜市场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:
看涨的一方:1、库内剩余量少。3月初,大蒜库存剩余量如期公布,约为123万吨,是近五年以来同期最少的一年,价格底部支撑稳固。2、库内蒜走货量大。去年9-12月份,库内大蒜月走量多在50-60万吨,2025年的1-2月份,大蒜月走量在40万吨左右,出口内销量要大于去年同期。3、卖家心态较好。目前部分中小散户前期已经出局,剩余货源主要以大吨位好质量货源为主,除了部分临期货源,大部分持货商心态较好。
看掉的一方:1、2025年新季大蒜种植面积增加,新蒜苗情长势良好,后期市场预期偏空。2、距离大蒜的库存期越来越近,无意续库的储存商将会在4月初完成出货,部分临期货源急于出售。3、现货受盘面影响较大,大蒜近期合约即将面临交收,远期合约预期新蒜价格偏低,也将会影响储存商的持货心态。
总体来看,短期内大蒜市场供应与需求均有增长空间,买卖双方博弈仍将会持续,但在库存期临近的逼迫下,将会有部分新货源对外释放,短期内市场供应格局宽松局面较难改变,即使需求同时得到释放,对行情的拉动作用也将会有限。
初春天气,乍暖还寒,气温剧烈波动。上周是阳春三月,春风送暖,本周雨雪交加,大蒜产区气温骤降,近日杞县、商河、大名等产区出现中到大雪,金乡、中牟等产区也有雪花飘落,冷暖气温变化如此剧烈,大蒜苗是否会受到影响?
大蒜作为一种越冬的农作物,耐寒的能力较强,大蒜在冬季可以耐受短期的-10°C低温,且冬季温度多是慢慢下降,今天降1°C,明天降2°C,让大蒜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,增强抗寒性。一般大蒜受冻多是出现在春季(3月至5月)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倒春寒,是在大蒜返青的期间出现了,倒春寒猛然间拉大了温差,没有适应过来的大蒜苗就会发生冻害。
大蒜的返青期通常在惊蛰前后,即二月末到三月初,这个时期大蒜的生长速度加快,蒜薹和蒜头的分化也逐渐开始,气温的剧烈变化将会对生长产生一定影响。例如,2024年春节后出现15-18℃高温,2月中旬突然遭遇长达1周的降温造成叶片再次冻伤,大蒜苗长势不旺,根茎长度、叶片数量等都不及往年同期,特别是河南早熟、太空蒜受冻较严重,冻伤叶、枯叶较多,有效叶减少,导致当年大蒜单产量较正常年份下降。
那么,今年的这场低温雨雪对蒜苗长势有影响吗?据本网了解,由于本次剧烈降温时间短暂,随着雪后气温回升,冻僵的蒜叶重新舒展,叶片多呈现青绿色,山东、金乡、河南多地蒜苗长势良好。
那么,对二膜大蒜的生长有影响吗?据了解,大雪前,济南商河地区80%的二膜已经掀开,雪后大蒜叶片影响不大,长势好于去年同期;附近济阳地区的二膜大蒜掀开约50%,年前就有个别死苗现象,整体长势影响不大;河北大名产区,雪前大蒜二膜基本全部掀开,受气温冷暖交替影响,部分大蒜叶片轻微受冻;聊城冠县、泰安地区蒜苗长势影响较小。
去年秋冬季节全国多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,大蒜产区同样降水稀少,本次降水量较大,能起到增湿保墒作用,对大蒜返青有有利,气温回升后大蒜将进入旺盛生长期。
未来的天气、温度对大蒜产量影响较为重要,如果3月中旬低温天气多,或是4、5月份高湿高热天气较多,也会对大蒜产量造成影响,如果后期没有倒春寒影响或是温度剧烈变化程度较小,再加上后期蒜农浇水、施肥的精细管理,那么大蒜产量就会有相应提升。
春节后,大蒜市场频繁波动,价格经历了几波涨掉行情,市场舆论也是随风掉向,多空双方吵吵嚷嚷,谁也不能使对方信服,而且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:
看多的理由:1、大蒜库存剩余量较往年偏少;2、大蒜月走货量较往年偏多;3、未来天气的不确定性。
看空的理由:1、五一之前库内大蒜卖不完;2、大蒜苗长势旺盛;3、新季大蒜种植面积增加。
当然,小编以上的列举并不全面,有些观点现在仍存在异议,一些因素还存在变数,不管你站哪一边,都有自己支持的理由。
总体来看,春节后大蒜价格呈震荡偏弱运行,以金乡库内一般混级大蒜价格为例,阶段内价格高点出现在2月3日的4.45元/斤左右,价格低点出现在2月19日的4.23元/斤左右。
进入本周后,大蒜市场喜气洋洋,电子盘面持续飘红,带动市场人气上涨,卖家重拾要价底气,库内大蒜价格正以每日两三分,甚至四五分的速度向上回升,蒜价逆势回升,能否出现翻盘机会?
目前大蒜产区行情整体偏强运行,金乡、杞县、中牟库内蒜价格持续拉升,卖家售货心态稳健,个别储存商惜售观望,卖家要价普遍强硬,买家看货询价的积极性提高,刚需客商为购货主体,出口包装和批发加工要货量增多,整库大吨位货源也有转手情况,交易热度升温,成交价格上涨。2月27日,金乡库内一般混级价格在4.35-4.45元/斤,蒜米料价格在4.18-4.28元/斤,好混级价格在4.50-4.60元/斤。杞县目前库内蒜米料价格在4.15-4.28元/斤,一般混级价格在4.30-4.40元/斤,大混级价格在4.60-4.85元/斤。
金乡库内一般混级价格走势
大蒜价格上涨原因分析:
电子盘带动大蒜现货价格上涨。本轮大蒜价格上涨离不开盘面上涨的带动,最近主力合约盘面持续飘红,带动现货市场人气上涨,储存商紧盯盘面走向,竞相提高要价,逐步推高蒜价上行。
炒涨情绪升温拉大价格空间。在大蒜价格上涨之初,买家多持谨慎态度,刚需客商挑拣好质量的货源跟进,市场走货量一般,随着蒜价上涨的持续和涨幅的扩大,在“买涨”情绪的影响下,刚需客商加大拿货力度,市场走货量增多,与此同时,看好的短炒商伺机加入,炒涨情绪再度升温,拉大价格波动空间。
印尼再次发布进口中国大蒜消息。据有关信息报道,斋月期间印尼大蒜价格大幅飙升,为了缓解国内大蒜供应和价格压力,2025年2月份印尼已经发布两批大蒜进口许可证,第一批约11.7万吨,第二批约10.85万吨,合计约22.6万吨。另外,据世界大蒜资讯消息,印尼2025年进口需求配量约为55万吨。
春季气温起伏较大,蒜苗长势引关注。本周初产区开启“急速升温”模式,山东、河南、江苏产区气温大幅回升,产区最高气温接近20℃,而3月初随着强冷空气的到来,气温又将剧烈下跌,同时大范围雨雪将来袭,未来蒜苗长势再引关注。
综合来看,目前大蒜市场的基本面有所好转,市场看涨情绪持续增强,价格涨幅不断扩大,舆论转向看多市场,但从长线看,大蒜价格仍处于下跌后的调整恢复阶段,要想完全反转后续仍需实质性的利好来推动。后期应及时关注电子盘的资金动向、炒家情绪的变化以及苗情长势情况。
今年立春是正月初六,一般立春后就意味着新的轮回开启,与之呼应的是今年大蒜市场的行情分化也是从立春开始的。
从大蒜价格走势中可以看出,春节后大蒜价格是跌多涨少,反弹只是昙花一现,翻转行情短时间难实现。以金乡一般混级价格为例,2月3日价格位于节后高点4.45元/斤左右,2月10日价格持续下跌至4.27元/斤,此后的几天价格虽稍有回升,2月18日价格却再度跌回4.27元/斤左右。
金乡库内一般混级价格走势
大蒜价格的波动是市场行情的直接反应,本次大蒜价格持续下跌的背后,主要因素是供应量的大幅增加。近日,金乡、杞县、中牟等产区行情偏弱,待售货源量呈现增多态势,一部分是零散货源出售积极,春节后只剩下些库底子,或者余下百八十吨的量,储存商在前期的出售中已经获得丰厚收益,现在以加速清货为主,要价上有些松动。另外就是春节后大吨位的卖家减仓意向日渐增强,当前部分春节前短炒的货源面临着资金压力,三月底四月初原始储存商也将面临续库的选择,有这两年老蒜的前车之鉴,多少人还有存两年的勇气?
供需关系是影响大蒜价格的主要因素,在了解了供应方面之后,那么,目前市场需求状况如何?元宵节后,中小学及各大院校陆续开学,食堂采购需求短时释放,国内市场拿货多集中于级蒜或者能分级的混级蒜,市场刚需相对平稳;出口方面有所释放,部分加工厂在做东南亚、南亚、中东的订单,但买家需求并不集中,多挑拣合适和低价位的货源采购,对行情的提振作用有限。
过了春节之后,去地里考察苗情的人多了,蒜苗的话题热度升高,但并没有形成价格上涨的舆论推手。本网数据显示,2024年秋季大蒜种植面积较去年增加,秋冬季节气温较常年偏高,目前大蒜苗整体长势较好,河南、邳州产区已经有浇返青水的,如果后期没有极端天气出现,库内大蒜价格很难复制2024年3月份因早熟蒜冻伤暴涨的行情,因预期不高,外部资金进入也偏谨慎,大蒜价格上涨缺少支撑。
总体来看,目前大蒜市场基本面利好消息不多,若无外力因素出现,短期内大蒜价格的主旋律或仍将偏弱,但弱势行情中依然有反弹上涨的可能,资金和人气将会成为不确定因素。未来还应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、库存消化速度以及国际市场订单动向。
春节后,大蒜市场并不平静,价格大起大落,波动不定。
在上周的文章中也曾提到,初三之后,客商到产区集中补货,由于尚未复工复产,货源供给存在一定缺口,卖家售货态度强硬,初六之前大蒜价格偏硬上涨。进入初七之后,大蒜产区交易陆续铺开,货源供应量逐步增多,市场卖压开始凸显。
立春后,大蒜市场行情急转直下,价格呈现全面下跌态势。2月3日,节后金乡一般混级的价格涨到了4.45元/斤左右,2月8日价格逐步下跌至4.37元/斤左右,此后价格跌势进一步加剧,2月9日价格下滑三五分,2月10日价格下滑五至八分,2月11日库内大蒜价格止跌趋稳,价格停留在4.27元/斤左右,价格跌幅约为4%。
金乡库内一般混级价格走势
春节的氛围还未消散,大蒜价格却已经大幅跳水,供需关系是影响大蒜价格的主要因素,寻找大蒜价格大幅跳水的原因,还要先从供应方面看。节后大蒜市场交易恢复正常,外地储存商也陆续回归,部分原始货主仍有落袋为安情绪,春节后高配资的货源也有减仓意向,货源供给延续了节前偏多的态势。节后国内消费惯性回落,批发商采购积极性下降,国外订单下放缓慢,出口加工要货量减少,市场刚需表现乏力,对价格的支撑力度减弱。
今年云南大蒜的种植面积略有增加,春节前东川、黄坪、宾川地区的多瓣蒜和三丫蒜陆续上市,节后独头蒜的上市范围扩大,但随着上市量的增多,鲜蒜的收购价格持续回落,目前多瓣蒜的价格在四块到八块,三丫蒜的价格在五块到七块,独头蒜2.5cm价格在7.00元/斤左右,独头蒜2.5cm价格在7.00元/斤左右。春节前云南鲜蒜主要在南方一些市场出售,节后北方一些大市场也有云南鲜蒜在售,在尝鲜心理的驱动下,销售量逐渐增多。
常言道,有涨就有落,有落就有涨,没有单边不变的行情。大蒜价格在急速下跌之后,2月11日触底趋稳,12日迎来反弹上涨,这背后的支撑因素有哪些?
首先,市场供需格局有了一些新变化。此轮价格下滑已经持续一周多的时间,下滑幅度达到了两毛左右,原始货主的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,高配资的部分货源面临亏损,卖家售货的积极性有所消退,对价格滋生抵触情绪,出现惜售、停售现象。
其次,2025年首批印尼大蒜进口许可证发布。业内传出消息,印尼发布了首批进口许可证,货物数量为11.7万吨,消息的发布对市场情绪起到一定提振作用。
最后,盘面的走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。盘面上涨带动了现货人气,进而促进了现货价格的拉升,形成了盘面与现货联动的上涨趋势。
另外,炒家活跃提升市场人气。在大蒜价格下跌后,有炒家寻求整库大吨位的货源,炒家的活跃对市场人气起到提升作用,也放大了价格波动幅度。
由此看来的,春节后大蒜市场行情跌宕起伏,是供需关系、天气因素、国际市场、心理预期和盘面走向等多个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,这些条件的变化容易引起大蒜价格的短期波动。未来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、库存消化速度以及国际市场订单动向。
新春伊始,万物复苏。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,我们送走了旧年迎来新年,春节的喜庆氛围还未散去,大蒜市场早已经是车来人往,大蒜人复工复产,迎接新一年的机遇与挑战。
1、大蒜交易动态
春节前,加工厂和批发商备货集中,卖家挺价心态趋强,成交活跃度提升,库内大蒜价格逐步推高;春节后,下游客商集中到产区补货,而货源供应尚未完全恢复,对口的货源较难组织,大蒜价格普遍强硬,但随着节后交易进入正轨,货源供应量逐步增多,大蒜价格从高位小幅回落。具体交易态势如下:
大年初四,产区零星开市,以节前订货和节后补货为主,大蒜价格基本参照年前,蒜米料价格略有上浮。
大年初五,产区交易陆续恢复,卖家要价普遍偏硬,客商订货、补货增多,蒜米料价格上涨明显,其他货源上浮不多。
大年初六,多数加工厂在吉日开工,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,货源供应量增加,成交量增多,整体行情微硬。
大年初七,产区交易基本恢复 货源供应量继续增加,买家放缓拿货,拿货挑拣压价,价格有三五分回落。
大年初八,产区交易由弱转稳,卖家随行出货,买家挑拣对口货源采购,压价不好成交,走货量一般。
金乡库内一般混级大蒜价格走势
2月6日,金乡产区库内蒜走货一般,货源供应以原有为主,总体供应仍显充裕,卖家售货基本随行,拿货客商以市场常规补货为主,加工厂需求量暂时不大,短炒询价不积极,市场购销氛围不快,成交量总体不大,库内一般混级价格在4.35-4.45元/斤,蒜米料价格在4.20-4.30元/斤,好混级价格在4.45-4.55元/斤。
2、蒜片交易动态
节后蒜片市场行情表现平稳,加工厂多选择在初六吉日开工,受盘面走低影响,客商拿货偏谨慎,节后交易略显冷清,买卖以刚需为主,货源小批量成交,价格无明显变化。2024年杂交蒜片价格在20300-20800元/吨,2018-2023年杂交蒜片价格在19500-20300元/吨,冷库存放蒜片价格在18000-18800元/吨。
3、蒜米交易动态
节后蒜米价格强势上涨,金乡切根蒜米价格在5.10元/斤左右,不切根蒜米价格在5.00元/斤左右,部分蒜米厂初三就已经开工,国内餐饮行业大量补货,蒜米销量比较大,按照往年习惯,交易热度基本能持续到正月十五左右,年后库内新蒜加工占比约在百分之七八十,老蒜占比逐渐减少。
春节后大蒜价格出现短时上涨,原因何在?
按往年经验,春节期间餐饮、终端消费量增加,节后市场存在一定需求缺口,刚需发力拉动蒜价上涨。且节前客商虽有备货行为,但采购量较为有限,初三之后,陆续有客商到产区拿货,主要以各大市场节后补货为主,需求释放集中,对行情起到一定提振作用。其次,节后产区货源供应略显收紧。初六之前,产区市场人气不高,外地存货商尚未返回,货源供应较为零散,合适对口的货源较少,对价格上涨起到一定支撑。
短期内,大蒜价格还会上涨吗?
从需求端看,元宵节前需求缺口已经得到补充,春节期间的利好已基本消化,春节后市场需求将会有所回落,市场重新进入调整期,再加上受前期产地大蒜价格持续拉升影响,下游市场的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,批发商和出口加工商购货的积极性并不高,市场刚需或将乏力,对价格的支撑力度减弱。
从供应端看,初六之后,大蒜市场交易逐步恢复,储存商出货情绪升温,从整库大吨位的货源到零开的货源,卖家售货显主动,产区货源供应量呈现增加态势,对市场行情有一定冲击。另外,目前云南鲜蒜已经上市,距离河南早熟蒜上市的时间也不远了,将会进一步增加市场供应端的压力。
从天气条件看,2025年春节前后,虽然局部区域有零星小雪,但天气条件相对稳定,暂未出现极端天气,降低了部分业内人士对后市的预期,储存商对后市行情多持谨慎态度。
最近大蒜价格忽涨忽跌,大蒜人也是忽喜忽悲,时间已经到了春节前夕,市场上的利好消息却不多,在情绪的引导下,储存商加快出货节奏,价格缺乏单边调整走势,以偏弱震荡运行为主!
上周大蒜市场春节效应启动,产区走货量稳步增长,大蒜价格也是小幅抬头,节前交易似乎已经进入了佳境。然而,刚刚进入本周,阴云却再度笼罩市场,储存商出货意愿增强,产区卖货群体进一步扩大,小户着急跑货,大户积极减仓,春节前市场卖压沉重,需求方较为谨慎,大蒜交易重回僵持不快局面,成交价格小幅走低。
金乡库内一般混级大蒜价格走势
据本网了解,1月11日,金乡库内一般混级的价格还在4.40元/斤左右,12日之后价格逐步小幅下跌,1月14日价格落至4.33元/斤左右,三天的时间价格下滑了七八分,已经大于上周回涨的幅度,目前库内大蒜的价格已经跌回11月初的价格水平。
从区域来看,本次落价主要在金乡、杞县、中牟产区,大蒜价格下滑幅度在五分至一毛不等,其中蒜米料、一般混级、早熟蒜等近期热需的货源落价相对明显,大混级、印尼货等成交遇冷的货源跌幅相对小一些。目前杞县产区蒜米料价格在4.10-4.23元/斤,大混级价格在4.55-4.75元/斤,中牟产区早熟蒜价格在4.40-4.50元/斤。
与其相反,近期邳州产区行情向好,库内蒜走货平稳偏快,受到节前需求释放的带动,到产区拿货的批发客商增多,买家拿货力度增强,发往北上广、京沪杭等大市场的货量加大,原来销量不佳的部分库内高价级蒜,节前受到了采购商的追捧,目前库内6.5cm的级蒜价格在6.50-6.90元/斤,6.0cm的级蒜价格在6.20-6.30元/斤,原皮加工蒜6.5cm价格在6.10-6.30元/斤。
由此可见,当前大蒜价格“节前崩塌”,与基本面的变化紧密相关,主要原因如下:
在供应方面,节前储存商加快出货节奏。
虽然当前库内蒜剩余量远少于往年同期,但盘面连续跳水引发市场的恐慌情绪蔓延,再加上节后部分看空舆论的影响,加重持货商对后市行情的担忧,部分原始货也在节前减压出售,短炒的货源部分也有出局意向,受到大蒜价格高位回落的影响,后几批接手的货源成了“烫手山芋”,10月下旬接的货还有没卖的,11月中旬的大部分还没有卖,节前货源冲击市场,加剧了蒜价下行的压力。
在需求方面,节前大蒜市场消费不旺。
目前产区走货以刚需为主,买家拿货限价小批量进行,部分有联合拿整库的现象,加工厂有的用自存货源,有的拿货量少于往年,批发商备货主要集中于邳州产区,对行情的带动作用不大,目前大蒜市场供需关系失衡,导致价格受压下滑。
综合来看,春节前大蒜市场行情变化主要受到基本面影响,由于储存商出货意愿增强,而需求端支撑转弱,市场供强需弱压力凸显,短暂蒜价承压下跌!不过,由于节日临近,外地储存商将陆续返乡过节,叠加成本支撑因素,大蒜价格下行空间将会有限,下跌或难以持久。如果,后期节日需求短时好转,卖家有序撑价出售,市场基本面将有望好转,库内大蒜价格或将会偏强运行。
元旦过后的第一周,大蒜市场并未迎来“开门红”, 由于储存商积极减仓出货,在供应压力的主导下,大蒜价格继续下行探底,大蒜市场遭遇寒冬。
这段时间以来,大蒜市场的表现有点不如人意,元旦、腊八的节日驱动作用几乎失灵,销量未见明显增长,节前大蒜价格不涨反掉,不少大蒜人惊呼“市场到底怎么了?”,“为何大蒜卖不动了?”
三九寒天,冷风刺骨,大蒜价格就像悬崖上的秋千,荡来荡去,储存商就怕后面会下坠不止。11月上中旬,金乡库内一般混级大蒜价格一路猛涨至4.60元/斤的高位,此后价格逐步震荡下行,目前价格已经跌至4.38元/斤左右,与高点期已经形成两三毛的价差,跌幅约为4.78%。大蒜价格的接连走低,进一步压缩了储存商的利润空间,也使得部分在高位接货的炒家损失惨重,不少蒜商出现焦虑、恐慌情绪。
金乡库内大蒜(一般混级)价格走势
大蒜价格的涨与跌,与供需面的变化紧密相关。相关数据显示,2024年下半年,库内大蒜走量喜人,不管是出口还是内销均处于同期较高水平。其中9月份走量在55万吨左右,10月份走量在52万吨左右,11月份走量在62万吨左右,如果按照这个数据来衡量,库内蒜的市场卖压要小于近年同期水平。
元旦前的一段时间,储存商多是在有序获利出售,刚需拿货也是按需跟进,大蒜市场供需双方处于弱势平衡状态,价格运行比较平稳,储存商对后期行情抱有一定期待,期盼春节前的大蒜行情能够重拾高点。但当12月份大蒜走货量46万吨公布后,由于与业内预期存在差距,令市场情绪受挫,卖家出货的急迫性增强,小吨位货源着急出局,整库的货源散开出售,供应端压力短时凸显,而需求端无明显改观,使得大蒜市场行情急转直下,元旦后的一周大蒜价格直线下跌一毛左右。
另外,刚刚过去的2024年,全国平均气温10.92℃,较常年同期偏高1.03℃,是1961年有完整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。今年冬季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,使得蒜苗长势旺盛,目前部分地区蒜苗长出九叶或者十叶一心,虽然局部地区有病害发生,但大部分产区苗情长势较好。再加上云南产区鲜蒜已经开始供应市场,按照往年情况,春节后云南鲜蒜将会大量进入北方市场,进而会对库内蒜的供应造成一定冲击,使得储存商对年后行情的担忧加重,部分持货商选择节前卖货归避后期市场潜在风险。
但春节前大蒜价格也不是没有上涨的可能,毕竟目前全国大蒜剩余量在200万吨左右,是近五年同期比最少的一年,当前大部分持货商是在获利出售,亏钱卖货谁也不会乐意,春节后的市场卖压并没有往年那么大。其次,今年元旦和春节时间临近,节日备货有可能较往年提前启动,市场刚需的释放将会增强客商拿货的积极性,对销量起到一定拉动作用。另外,节日刺激和天气、物流运输等因素,仍将会对大蒜价格起到一定助推作用。
元旦过后,节日氛围日渐浓郁,大蒜市场迎来年终大考,蒜价是发起最后冲刺,还是将转入下跌通道?
从行情方面看,回顾整个12月,大蒜市场行情偏弱震荡,年末临近,储存商普遍有获利出局意向,短炒临期的货源更是急寻买家,货源供给量呈现一般偏多状态。年底,市场需未见明显提振,大蒜市场交投氛围低迷,短炒商观望情绪不减,刚需客商拿货不积极,买家挑拣低价位货源适量跟进,整库货源换手率较低,市场交易维持供多需少局面,库内大蒜价格走势趋弱。
从价格方面看,虽然库内蒜成交疲软,但卖家要价普遍坚持,即使急售的货源让价幅度也不大,产区交易往往面临低价位的货不好买、高价的货卖不动的局面,客商即使有需求也往往是货比三家后,成交多围绕低价位的货源进行,月内大蒜价格小幅偏弱运行。
以金乡库内一般混级的价格为例,12月1日的价格在4.53元/斤左右,此后价格反复偏弱震荡,月内最低价格在4.43元/斤左右。本月金乡一般混级均价约为 4.47元/斤左右,与上月均价4.50元/斤相比,环比下跌约0.67%。
大蒜市场偏弱行情分析:
1、节前市场卖压显现。今年从收购期开始,大蒜价格是先低后高走势,价格水平要整体高于去年同期,原始货每吨盈利达到两三千元,当前阶段卖货原始存货商是稳赚不赔,还能快速回笼资金,部分持货商在春节前将货源出售变现。
2、临期货源持续冲击市场。今年流入大蒜市场的资金量较大,从8月份就有库内货源倒手,开库交易后库内蒜炒作更是频繁,按照买家预付定金的多少存储期限有长有短,很多都是以月为期限,使得临期的货源在源源不断出售,对大蒜行情形成一定冲击。
3、春节后市场预期不高。新季大蒜种植后,主产区气候条件适宜,大蒜苗情好于去年,若后期无特殊气候因素出现,降低了部分储存商对春节后大蒜市场的预期,持货商节前卖货也是在归避后期市场潜在风险。
4、大蒜市场节前需求启动缓慢。大蒜市场需求总体平淡,成交多以刚需为主,买家需求并不急切,多有压价拿货现象,12月中旬之后,印尼配额基本完成,海外市场需求下降,出口对行情的带动作用减弱。
后市影响行情的因素:
库存量近五年同期最少。据相关数据显示,今年五一之后库内老蒜剩余量约为98万吨,是近五年来剩余量最少的一年,今年新蒜的收储量约为420-430万吨,也是近五年来最少的一年。受库外大蒜提前出清影响,8月中旬库内大蒜就有了大规模交易,销售时间较往年提前20-30天,9-12月份库内蒜销量总体要大于去年,元旦过后,全国大蒜剩余量约在200-210万吨。(数据统计和计算或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,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。)
节日效应的驱动。今年元旦和春节时间临近,节日备货有可能较往年提前启动,市场刚需的释放将会增强客商拿货的积极性,对销量起到一定拉动作用。另外,节日刺激和天气、物流运输等因素,将会对大蒜价格起到一定助推作用。
天气因素不可控。目前极端天气并未出现,今年冬季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,虽然局部地区大蒜苗出现病害,但大部分产区苗情长势良好,加上云南产区鲜蒜已经开始上市,使得储存商对年后行情的担忧加重。
在供需调整之下,春节前的市场将会是充满波折并蕴藏潜力的,对此, 储存商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,根据自己持有的货量情况,合理制定出货计划,抓住获利机会,降低潜在风险。
冬至,作为一年中夜晚最长、白昼最短的日子,不仅标志着自然界的阴阳交替,更寓意着新生的开始。冬至前后,大蒜市场一扫之前颓势,行情有了回暖迹象,冷库大蒜价格探底回升,尝试再次向高点发起冲锋,持货商信心也得到一定恢复,市场预期相应提高。
一、大蒜价格行情
11月中旬以来,储存商售货意愿提高,临期货源大量进入市场,市场卖压略显沉重,而市场刚需释放缓慢,整库货源换手率偏低,买卖交易僵持不快,走货量总体平平,产区交易处于供强需弱态势,金乡、杞县、中牟等产区行情偏弱,库内大蒜价格在高位持续偏弱震荡,价格累计下滑两毛左右。
进入12月份下旬之后,大蒜市场交易氛围好转,受盘面上行和刚需释放的利好提振,现货市场交易开始升温,部分前期观望、等待的客商陆续恢复拿货,整库货源也有零星换手情况,储存商售货放缓,低价位的货源减少,卖家要价坚持,部分有撑价出货表现,库内大蒜行情稳中偏强运行,低价位的货源每日价格上浮一二分,高价位的货源价格变动暂不明显。
金乡(产区)库内一般混级价格走势图
从价格方面看,金乡库内大蒜价格小幅震荡运行,上周初金乡一般混级价格在4.45元/斤左右,周三价格跌至4.43元/斤左右,周六价格回又升至4.44元/斤左右。上周库内一般混级均价为4.44元/斤左右,与上上周均价基本持平。
二、蒜片价格行情
近期蒜片市场行情平稳,持货商随行出货,货源供应相对充足,买家拿货情绪不高,市场购销较为清淡,成交量较前期减少,价格平稳运行。金乡产区交易一般,货源供应相对充裕,持货商随行售货,市场需求不积极,下游粉粒厂挑拣低价位货源采购,炒家多观望,市场产区偏冷清,蒜片价格变化不大,2024年杂交蒜片价格在20800-21300元/吨,2018-2023年杂交蒜片价格在19800-20800元/吨,冷库存放蒜片价格在18200-19200元/吨。
三、大蒜销区市场
洛阳宏进批发市场,本周市场出售的主要为河南本地蒜,货源供应比较充裕,市场下货速度较上周加快,下游小市场和餐饮企业购货量增加,大蒜批发价格变动不大,河南大混级批发价格在5.10-5.20元/斤,原包老蒜批发价格在4.60元/斤左右。
西安欣桥蔬菜批发市场,下游批发商正常拿货,蒜米走量尚可,蒜头销售稍显逊色,蒜米日下货量在30-40吨,蒜头日下货量在30吨左右,大蒜批发价格变化不大,金乡、河南大混级批发价格在5.00元/斤左右,邳州6.0cm净蒜批发价格在8.00元/斤左右,蒜米批发价格在5.00元/斤左右。
杭州良渚蔬菜批发市场,本周市场来货量稳定,以邳州级蒜供应为主,下游批发商拿货量不大,市场下货速度偏慢,大蒜价格受产地落价影响,约有一毛左右走低,蒜米价格维持不变,目前邳州6.5cm净蒜批发价格维持在7.00元/斤左右,蒜米批发价格在4.90元/斤左右。
长沙高桥大市场,本周市场来货量充足,下游批发商拿货量不大,以随销随购为主,走货速度不快,大蒜批发价格变化不大,邳州6.5cm批发价格在7.30-7.40元/斤,邳州6.0cm批发价格在6.60元/斤左右。
四、行情走势分析
在今年大蒜库外交易阶段,收购价格呈先低后高走势,使得库内蒜提前盈利,9至11月份库内蒜炒作频繁,货主变更多次,持货成本也在不断垫高,且大多数是以预付定金、限定时间期限的方式成交,按照预付定金的多少存储期限有长有短,使得临期货源在市场源源不断的出售,对大蒜行情形成一定打压。
年关临近,节日需求将会随着启动,元旦、腊八、春节时间段相对集中,为了应对节前需求的释放,刚需客商拿货力度将会有所加大。据本网数据显示,2024年11月份,我国鲜或冷藏的蒜头出口量约为28.19万吨,同比涨幅约为25.32%,远大于往年同期水平,创年内月走货量新高,且相关数据显示,12月份上半月,我国共出口大蒜约9.80万吨,大于2023年同期的8.50万吨和2022年的7万吨。
此外,原始储存商也在盈利中逐步减仓,小散户陆续获利出局,大户在避险情绪下出货。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大蒜的库存总量是2020年以来最少的一年,目前的库存剩余量也是较少的一年,随着货源的持续消化,市场卖压也在逐步进行释放,持货商由随行卖货有可能转变为挺价出售,但市场短期内供应依旧偏向宽松,将会限制阶段内价格上涨的空间。大蒜价格要实现突破性大幅度上涨,仍需要其他利好因素的配合。
建议大家逢高有序出售,只有轻装上阵,才能顺利渡过万重山。既然冬至都已经到了,那么春归的日子也就不远了!接下来的时间内,不妨让我们一起等待...
时至年末,双节临近,大蒜市场交易并不火热,库蒜卖压略显沉重,受库期结束和盈利空间持续压缩影响,当前储存商在积极减仓或者获利出局,而需求端改观不大,市场走货主要围绕刚需进行,炒家以观望为主,买卖交易呈现供强需弱态势,冷库大蒜价格在高位偏弱震荡运行。
从价格方面看,金乡库内大蒜价格呈稳中下行走势,11月20日大蒜价格涨至年内新高点4.63元/斤后,向上支撑的动力略显不足,价格重心逐步向下移动,12月13日价格跌至4.43元/斤左右,月内价格跌幅约为4.32%。
金乡库内一般混级价格走势图
大蒜市场供应为何持续“发力”?
供大于求是导致蒜价走弱的主要原因。当前距离元旦还有半个月的时间,距离春节还有四十多天,元旦、春节的这个时间段是传统的交易旺季,也是储存商出货比较集中的阶段。目前市场货源供应,一部分是前期收储的原始货,另一部分是短炒在售的货源,当前阶段卖货原始存货商是稳赚不赔,还能快速回笼资金,规避后期潜在风险;前期接货的炒家有些是在11月份的高点拿的货,其后大蒜价格回撤下行,随着库期的临近,部分炒家选择了止损出局,部分注资后继续持有,供应量的增多对行情造成一定冲击。
年末大蒜出口市场是否依旧“给力”?
中国大蒜以其高质量、低价格的优势,受到海外客户的追捧,大蒜出口量居于全球首位。本网数据显示,2010年以来,我国鲜或冷藏的大蒜年出口量增幅明显,其中2020年全年的大蒜出口量突破性增长至217万吨左右,2023年的出口量在193万吨左右,2024年1-10月的出口量约为175万吨。
据相关数据显示,2024年12月份上半月,我国共出口大蒜约9.80万吨,大于2023年同期的8.50万吨和2022年的7万吨,但要少于今年11月份的12.70万吨。如此看来,年末中国大蒜出口依旧给力。
但近期美国众议院通过2025财年“国防授权法案”,其中涉及全面禁止进口从激光雷达到大蒜等中国商品。相信大蒜做梦也没想到,竟然能对美国构成“极大威胁”,禁止进口“威胁美国安全”的中国大蒜,被写入美国正式法律,十分的荒诞可笑。
中国大蒜常年出口到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,主要出口市场包括印度尼西亚、菲律宾、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。美国在我国大蒜出口市场中的位置并不突出,海关数据显示,2022年美国进口我国鲜或冷藏的蒜头约为2.25万吨,仅占当年出口总量的1.16%;2023年美国进口我国鲜或冷藏的蒜头约为2.22万吨,仅占当前出口总量的1.15%;2024年1-10月份,美国进口我国鲜或冷藏的蒜头约为2.0万吨,仅占总出口量的1.14%。
美国对进口农产品设置了严格的检验检疫标准,多年来中国大蒜出口美国是符合美国的食品安全标准的,如今中国大蒜被扣上了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“帽子”,真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-离谱到家了。
春节前大蒜市场能否再次”聚力“?
目前大蒜盘面行情继续震荡,现货市场行情也是居高持稳,市场交投氛围清淡,卖家虽有出货意愿,但对价格底线坚守,有购货需求的买家,多是货比三家,产区交易是高不成,低不就,大蒜价格能否再次聚力上涨?
大蒜价格的走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,对于年末蒜价是否会出现突破性的上涨,也需要一些新的变量出现。元旦、春节两节临近,如果国内市场需求增加或出口量加大,那么持货商有可能会抬高要价,大蒜价格就有上涨的可能。天气是影响大蒜产量的重要因素,大蒜价格高的年份,一般会有极端天气的出现,2015-2016年,大蒜种植面积大幅减少,又遭遇了寒潮天气,大蒜产量大幅下降,使得当年大蒜价格飞涨。今年大蒜播种期气温偏高,蒜苗生长期间多以晴好天气为主,雨雪天气较少,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,蒜苗根系粗壮,叶片翠绿,部分种植早的地块甚至出现旺长的情况。另外,目前在金乡、河南的早熟蒜地,出现部分早熟蒜根部腐烂,叶片发黄脱落的现象,这是与气温偏高,大蒜植株受到细菌侵染后,形成的根腐病有关。
气候是影响蒜苗生长的重要因素,中国气象局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,今年冬季(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),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,但季内气温冷暖起伏显著,发生过程性强降温的可能性大。如果出现去年那种前期低温,中期温度升高,后期再遭遇低温的情况,大蒜苗长势将受影响,进而会影响大蒜产量。
在我国,大蒜的身影最早出现在古代汉武帝时期,由东汉文学家王逸编纂的《正部》里记载到“张骞使还,始得大蒜、苜蓿”,大蒜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种植历史。
大蒜汁鲜味浓、辣味纯正,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,且大蒜具有抗腐烂、耐贮藏等优点,通过冷藏可以延续其保鲜期,大蒜在冷库中的储存时间一般为6至8个月,甚至可达两年,具体取决于温度、湿度和气体成分的控制。
当前,大蒜作为一种小众的农产品,其种植和收储具有一定的地域性,储存商成为了大蒜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,是大蒜囤积的重要参与者。大蒜存储入库,是建立在中长期预测基础上的一种“投机”行为,储存商在认为的低价阶段大量收储大蒜入库,可以是分批进行收储,也可以是一次性进行收储,数量可以是几百吨、几千吨,甚至是上万吨,存入冷库的大蒜待价而沽,通过产生价格差而赚取利润;当然,也可以通过对收储后的大蒜更换货权的方式进行“炒作”,此种方式更方便、快捷。因此,大蒜不仅是重要的农产品,还不知不觉中具有一定的金融属性。
今年大蒜的起点很健康,在整个6月份以及7月初大蒜价格经历了长时间的磨底,使得价格底部较为夯实。今年大蒜收储游资、散户、大公司都有参与,原始存货商赚得盆满钵满,实现财富的大幅增长,也有后期短炒的人因决策失误,遭受惨重损失。
那么,在冷库大蒜持续出售了4个多月后,储存商想要赚钱,应关注什么?
1、看市场卖压大不大?
大蒜的种植面积、产量以及库存水平直接影响市场的供应量。本季大蒜具有面积增加、单产减少的特点,8月底全国大蒜库存量在420-430万吨,其中9月份走量在55万吨左右,10月份走量在52万吨左右,11月份走量在62万吨左右,以上数据得到业内的广泛认可,具有一定的影响力,如果按照这个数据来衡量,目前大蒜库存剩余量约占总量的六成左右。
据数据显示,2020年和2021年同期的剩余量均为70%左右,2022年同期剩余量约为75%左右,2023年剩余量约为68%左右。由此可见,今年后期的市场卖压要小于近年同期水平。
往年同期库内大蒜剩余情况(仅供参考)
2、看市场走货量大不大?
当前大蒜的走货量,无疑包含两部分,一是内销,也就是国内大蒜市场的消耗,如批发采购、切片和蒜米加工以及他蒜制品的加工;二是大蒜出口,目前我国大蒜出口的主要品种包括保鲜大蒜、脱水大蒜、醋腌大蒜、盐水大蒜、冷冻大蒜等。
从前三个月的走货情况来看,9月、10月和11月份大蒜的销量比较喜人,不管是出口还是内销均处于同期较高水平。当前批发商拿货多以随销随购为主,九米六的车装货和配车发货的情况比较常见,部分大的批发商也反映,受消费降级影响,餐饮行业萧条。目前蒜片生产线已经暂停生产,蒜米加工正常进行,用老蒜加工的情况较多,其他蒜制品的加工量也受到原料上涨的影响。出口方面,一般来说6-9月份是大蒜出口的旺季,1-3月份是出口的淡季,目前大蒜出口的旺季已过,即将迎来出口的淡季,2024年印尼配额大部分已经完成,若无后期新的订单追加,大蒜出口动能将会有所下降,国外圣诞节提前备货,部分远洋定柜也基本完成。
3、看蒜苗长势好不好?
从历史数据来看,大蒜价格高的年份,往往是面积减种、单产下降的年份,一般会有极端天气的出现,2015-2016年,大蒜种植面积大幅减少,又遭遇了寒潮天气,大蒜产量大幅下降,使得当年大蒜价格飞涨。今年大蒜价格的步步高升,也有特殊天气影响下的单产下降因素,那么,未来蒜苗的长势情况也将会是影响大蒜行情的重要变量,将会是引导阶段内舆论方向的主角。
今年大蒜播种期气温偏高,部分蒜农抢抓农时,大蒜苗长势较旺。气候是影响蒜苗生长的重要因素,中国气象局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,今年冬季(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),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,但季内气温冷暖起伏显著,发生过程性强降温的可能性大。如果出现去年那种前期低温,中期温度升高,后期再遭遇低温的情况,大蒜苗长势将受影响,进而会影响大蒜产量。
此外,春节前的这段时间,储存商或受利润吸引,或因资金回笼等原因,部分人将会选择半路下车,控制风险比利润扩大更为关键,建议持货商根据自己的持货数量和质量,理性制定出货策略,以应对市场的波动和潜在的上升空间。
大蒜价格在11月份再度登高,业内普遍持乐观态度,等待新的数据出炉。刚进入12月份,大蒜库存走量如期发布,引起业内极大关注,但盘面此时却大幅跳水,如此反常的情况,引发临期卖家恐慌性大批抛货,市场需求表现平平,买家多推迟观望拿货,在供多需少的局面下,库内大蒜行情急转直下,金乡、杞县产区一天价格下滑五至八分。
金乡(库内)一般混级价格走势图
今年冷库大蒜开库交易后,价格一路向上攀升,屡次突破阶段性高点,除了短期资金流入和人气抬升的作用外,走货量也是支撑价格上涨的不可或缺的因素。
据业内统计,8月底全国大蒜库存量在420-430万吨,其中9月份走量在55万吨左右,10月份走量在52万吨左右,11月份走量在62万吨左右,以上数据得到业内的广泛认可,具有一定的影响力,对行情的发展也起到推动作用,如果按照这个数据来衡量,那么目前大蒜库存剩余量约占总量的六成左右。当然,由于持货商都有各自利益的考量,库里面的真实情况较难考证,有可能大于这个量,也有可能小于这个量。
虽然业内对走货量的大小看法不同,但每月大蒜出口量的多少是有确切数据的,这是可以从海关总署网站查到的。今年大蒜出口形势较好,海外买家需求旺盛,订单源源不断,出口量增幅明显。数据显示,2024年1-10月份中国鲜或冷藏的大蒜出口总量约为175.36万吨,与2023年1-10月份的出口总量154.28万吨相比,增加约21.08万吨,同比增幅约为13.66%。除了3月份和8月份的出口量是下降的,其他月份的出口量都是同比增长的,9月份和10月份的大蒜出口量同比涨幅均在30%以上。
但随着年末将至,2024年印尼配额大部分已经完成,若无后期新的订单追加,大蒜出口动能将会有所下降,另外,历年11月份大蒜出口属于旺季,与国外圣诞节提前备货有关,目前部分远洋定柜也基本完成,本月部分贸易公司集装箱减少,出口订单较上月减少,大蒜出口量将面临收缩可能。
内销方面,受大蒜价格整体居高影响,下游市场消费动能减弱,批发商仍是随销随购为主,市场日下货量不大,以北京新发地市场为例,市场销售的主要是邳州分级蒜和山东蒜米,其中蒜头日下货量在50-60吨,蒜米销量在50吨左右,处于一般下货水平。但随着元旦、腊八的临近,下游消费能力也将会有所增强,有望带动大蒜销量的增长。
当前大蒜市场供需博弈,短期价格震荡在所难免,但当前大蒜价格并非“暴跌”,市场仍有一定抗跌情绪,不宜盲目看空。需要注意的是,目前市场原始货的占比并不高,多是经历二到三次换手的短炒货,在资金流入的影响下,蒜商的持货成本相应增加,一旦市场发生风吹草动,临期的货源容易恐慌性出售。建议储存商根据自己的持货数量和时间,制定逢高分批出货策略,规避后期风险。
大蒜价格暴涨!金乡一般混级涨破4.50元后,还在继续冲锋!国际大蒜贸易网数据显示,11月16日,大蒜价格在经过持久的震荡后,行情开启强势反弹,16日产区价格集体飘红,金乡、杞县等产区蒜价出现五分至一毛上涨,17日价格再度拉涨一毛左右,18日价格继续追涨三到五分,短短三天时间,大蒜价格已经累计上涨2毛多钱,价格高点再次被刷新!此次上涨,涉及多个产区,大蒜价格可谓全面崛起。金乡库内一般混级的价格从11月15日的4.40元/斤左右,涨至11月18日的4.60元/斤左右,涨幅约为4.55%;杞县大混级的价格从11月15日的4.70元/斤左右,涨至11月18日的4.85元/斤左右,涨幅约为3.19%。
金乡(产区)库内一般混级价格走势图
受大蒜价格强势拉涨的带动,蒜片、蒜米价格也借着这股东风“扶摇直上”。金乡蒜片、永年蒜片价格一夜飙涨500元/吨左右,目前金乡蒜片行情偏硬,持货商惜售撑价出货,2024年杂交蒜片价格在21300-21800元/吨,2018-2023年杂交蒜片价格在20300-21300元/吨,冷库存放蒜片价格在18800-19800元/吨。永年蒜片行情偏硬,持货商以出售前期存货为主,价格小幅度上涨,2024年杂交蒜片价格在22000元/吨左右,2024年四六瓣蒜片价格在22500元/吨左右。
近期大蒜价格火力全开,主要产区的价格齐头上涨,且单日涨幅处于近期最高水平,在价格上涨的背后,有几个关键因素在起作用:
一、市场暂无明显的供应压力
进入11月份之后,库内大蒜价格在高位持久震荡,期间价格曾出现下行趋势,市场不安情绪蔓延,导致部分短炒的货源和原始存货积极获利减仓,市场供给端的压力有所缓解。随着临期货源的出售和完成倒库,卖家售货的心态也更稳健,市场供应面虽然仍较宽松,但卖压并不沉重,部分储存商仍看好后市。
二、市场需求面表现良好
业内数据显示,2024年9月份大蒜走量在55万吨左右,10月份大蒜走量在52万吨左右,要远高于去年同期42万吨和47万吨的月销量,这说明大蒜内销和出口势头良好。
本月上半月出口加工厂订单集中,出口货柜量较大,11月份上半月大蒜出口量约为12.7万吨,大于去年同期水平。海外市场需求,2024年1-9月份中国鲜或冷藏的大蒜出口总量约为154.89万吨,与2023年1-9月份的出口总量138.62万吨相比,增加约16.27万吨,同比增幅约为11.74%。
三、市场炒涨情绪较高
受大蒜成本价格上升影响,近段时间以来整库货源换手率略有下降,短炒商多持观望态度,但随着大蒜出口量和销量的增加,市场炒涨情绪重燃,短炒商伺机而动,推动行情大步向上运行,且盘面高开高走,对市场人气也形成一定带动作用。
四、天气因素或将影响大蒜行情
气候是影响蒜苗生长的重要因素,中国气象局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,今年冬季(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),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,但季内气温冷暖起伏显著,发生过程性强降温的可能性大。
总体来看,前期大蒜价格长时间在高位震荡运行,一方面价格底部得到进一步夯实,另一方面,持货商的获利减仓起到了减压作用,9月份冷库大蒜开库后,大蒜价格涨声一浪高过一浪,目前储存商已经全部盈利,带动市场信心增强,市场预期同时得到提升,再加上销量增加的利好推动,使得大蒜价格打破僵局,迎来新一波大涨行情。
随着2024年新季大蒜种植的结束,大蒜面积的多少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,在种植之前业内普遍有面积大增的预期,当蒜种价格飙涨到五六元的时候,出现了面积只是略增或持平的说法,当种植大户不种或少种的时候,又流传出面积减少的消息,各种消息真假难辨,很难抽丝剥茧找出真相。
在本网发布的2024’大蒜种植面积网络问卷调查中,各地网友踊跃投票,从投票结果来看,产区情况也是增减不一,其中金乡、杞县的朋友普遍反映存在减种的情况,而邳州的朋友反映种植面积较去年增加。小路选取了两个代表性的留言:①有江苏宿迁的朋友留言“宿迁泗阳,沭阳地区,由于小麦玉米价格的低迷,包地户选择种植大蒜。据本人观察,参照去年,今年大面积扩种”。②有济南莱芜区的朋友留言“蒜农年龄大了种不了,年轻人又不种地,想种也不会,今年茬子地比较多。这就是实际情况。”为了摸清产区真实的种植情况,国际大蒜贸易网调研团队开启产地走访实地调研,调研团实地考察了山东、河南、江苏、河北多个乡镇及村落,对新一季大蒜种植面积进行综合评估,本网2024’大蒜种植面积调研已圆满结束,为大家送上一线真实信息。
一、泰安斑鸠店大蒜种植情况
斑鸠店镇西靠黄河,东邻东平湖,境内系黄河冲击平原,土壤肥沃,水资源丰富,十分适宜大蒜生长。当地种植的大部分是杂交大蒜,种植时间在国庆节之后,多是在10月3日-5日左右种植,交易期以毛胡蒜、把子蒜为主,主要作为蒜黄料使用,还可作为蒜种,库外交易期较长,一般能持续到十一月份。
今年当地政府鼓励蒜地套种辣椒,有的地块大蒜在播种时会专门多留出一定距离,为来年在蒜地套种辣椒做准备,但仍有不少是等行距种植。据团队走访,当地大蒜种植是以斑鸠店镇为中心辐射周边,今年有的村庄种植面积较去年增加30多亩,但今年库外收购期多数农户前期出售的毛胡蒜价格两块多少钱,而后期购买的蒜种价格要在4元左右,使得大部分地区和往年种植的情况差不多。
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,小部分国庆节前种植早的蒜苗有黄叶问题,节后种植的蒜苗长势普遍较好。当地地质属于粘性土,含水性高,部分前期浇过的蒜地,后期又遭遇降雨,造成大蒜出苗不好,我们走访时候正好有蒜农正在补苗。总体来看,本地大蒜苗已经长到五叶一心,或者四叶一心,蒜苗长势均匀,并没有大的问题。
二、聊城周边大蒜种植情况
聊城位于山东和河北交接处,其中冠县与大名和馆陶相接,交易期以毛胡、把子蒜为主,蒜农大部分是自留蒜种,以种植晚熟蒜为主,另有一定比例的大青稞和太空蒜,这两年大青稞的种植面积比例有增加态势,在每年12月份前后天气转冷之后普遍覆盖二膜。
冠县斜店乡,当地大蒜多是国庆节之后几天种植的,目前蒜苗长势均匀,有五叶一心、四叶一心的,个别种植晚的三叶一心,调研中发现部分蒜地存在根腐病引起的黄叶现象。据了解,今年机器打眼种植的不多,因前几年机器种植的大蒜出苗率偏差,今年人工种植比例有所上升。
种植成本方面,以亩为计算单位:今年种蒜的工人一人一天200元左右,能种半亩地,一亩地的种植费用在400元左右,耕地费用在90元左右,一亩地肥料需500-600元,(三袋),薄膜30元,蒜种1400-1680元(4.00-4.80元/斤),农药60-70元,浇地100元,地租1000-1200元,人工挖蒜600元(只挖)。农户自家种植每亩蒜的成本约在2180-2570多元,包地雇人种植的成本约在4180-4770元。
虽然所调研区域的情况有所不同,中心区域面积有增有减,但外围区域普遍存在扩种情况,整体来看种植面积略有增多。
三、河北大名及周边大蒜种植情况
大名县位于河北省东南端、冀鲁豫三省交界处,著名的自然河流漳河贯穿大名县,其种植中心主要集中在大名县黄金堤镇和万堤镇,这一带的大蒜种植正好处于彰卫河泄洪区,土地属粘土土地,土壤肥沃,该产区大蒜属紫皮杂交大蒜。杂交大蒜于5月中上旬大量上市,大名大蒜分为红蒜、白蒜两种;红蒜往往运到山东金乡、菏泽,河南杞县、中牟、周口,江苏邳州等地做大蒜种子使用,也有一部分经过当地加工销往各地,或者用作蒜黄料。当地蒜农多是自留蒜种,以杂交红蒜为主,少量早熟白蒜(卖蒜苔)。当地交易期都是出售毛胡蒜,今年根据出售时间的早晚,多数出售价格在2.50-3.50元/斤,亩产毛胡干蒜2500-3000斤。过了春节后有附近的人过来包地,包的是几十亩的大地块,一亩地五六千元,种植户一亩地稳赚2000—3000元。
今年大名县中心区域大蒜种植面积增减幅度有限,但边缘地区和外围新产区大蒜种植面积增加,扩种的方向主要为大名县西南部的南乐县、魏县、广平县等。
大蒜价格继续冲高,国庆节后已实现连续三周上涨,金乡一般混级的价格从3.75元/斤左右直线拉涨至4.30元/斤左右,累计上涨在五毛左右,涨幅约为14.66%,创下本季大蒜交易以来的价格新高!
大蒜价格一路飙升,引爆市场看涨情绪,储存商出现惜售、停售现象,在售的货源提价也十分明显,短炒拿货力度大过刚需,整库货源换手活跃,日内成交从十多库增至几十库,刚需客商被动跟进,成交量大幅增加。
金乡产区库内一般混级价格走势
1、产区交易实况
金乡产区,上周库内大蒜行情持续走强,储存商有观望、惜售表现,货源供应以原有为主,低价位的货源减少,卖家撑价的底气较足,刚需客商被动跟进,拿货以高标印尼、低价蒜米料和部分可分级的大蒜为主,炒家接货意向较高,整库货源的换手情况增多,总体走货量放大。进入本周后,因部分短炒商获利回吐,整库大吨位和散开货源供应增多,市场行情止涨趋稳,部分高价位货源价格回调二分左右。河南产区,上周库内蒜行情偏强运行,受金乡产区蒜价上涨带动,杞县和中牟产区大蒜价格也是日渐走高,市场新增货源不明显,卖家要较为强硬,买家看货询价积极,扒米和加工客商加大要货量,整库货源有换手现象,推动价格继续攀升,单日均有三五分上涨。杞县产区目前库内蒜米料价格在3.95-4.15元/斤,一般混级价格在4.10-4.25元/斤,大混级价格在4.45-4.60元/斤。
杞县(产区)库内外大混级价格走势图
其他产区价格起伏相对平缓,莱芜和苍山产区库内蒜购销平淡,市场走货量不大,价格大幅跟涨,莱芜产区库内6.5cm级蒜价格在5.80-6.00元/斤,6.0cm的级蒜价格在5.30-5.50元/斤;苍山产区印尼货价格在4.70-4.90元/斤,市场货价格在5.20-5.40元/斤。邳州产区库内蒜走货一般,行情稳中偏硬运行,卖家要价坚持或上撑,以国内批发商刚需拿货为主,价格浮动不大,库内6.5cm的价格保持在6.90-7.20元/斤。
2、蒜交易实况片
蒜片交易氛围稍显活跃,买家拿货的积极性增强,刚需客商和炒家寻找合适货源跟进,成交量有所放大,卖家惜售撑价出货,价格强势上涨。金乡产区蒜片行情偏强运行,询价看货的买家增多,以短炒商拿货为主,库内换手率提高,下游粉粒厂按需拿货,蒜片走货量总体加大,成交价格持续上涨,2024年杂交蒜片价格在20500-21200元/吨,2018-2023年杂交蒜片价格在19500-20500元/吨,四六瓣蒜片价格在20500-21000元/吨。
3.大蒜销区市场
产地大蒜价格大幅上涨,大蒜批发价格跟涨不多,部分档口出售的是前期周转的货源,节后下游市场消费动力一般,批发客商以按需小批量补货为主,市场日下货量平平,大蒜批发价格稳中有升。
长沙高桥大市场,本周市场蒜头供应充足,节后下游市场消费稳定,批发商维持常规补货,市场日下货量一般,邳州蒜批发价格变动不大,目前邳州6.5cm批发价格在7.50元/斤左右,太空6.0cm价格在6.60元/斤左右,河南大混级批发价格在4.80元/斤左右。
杭州良渚蔬菜批发市场,市场来货以邳州净蒜为主,大蒜批发价格保持平稳,下游客商以按需拿货为主,走货量与上周差别不大,目前邳州6.5cm净蒜批发价格在7.15元/斤左右,6.0cm批发价格在6.70元/斤左右,蒜米批发价格在4.75元/斤左右。
上海江桥批发市场,以山东蒜米供应为主,受产地价格上涨带动,蒜米批发价格上调0.10元/斤左右,下游客商需求平稳,蒜米批发量一般,目前山东蒜米批发价格在4.75元/斤左右。
4.大蒜市场行情分析预测
随着近期大蒜价格的大幅拉升,库内蒜的利润空间逐步扩大,储存商落袋为安情绪也有所升温,部分库期临近的短炒商有获利出局意向,致使阶段内市场待售货源量增多,供应短呈现宽松局面,阻挡了大蒜价格继续上涨的步伐。
但当前大蒜价格的底部支撑仍十分稳固,一方面,当前储存商处于获利出售阶段,且后期仍面临较长的销售期,卖家的售货心态比较稳健;另一方面,9月份的大蒜走量超出预期,进入10月份后市场走货也毫不逊色,农忙结束后,每日出口的柜子有几百条,扒米、电商和批发要货量稳定,这些积极信号同样增强了市场信心。
本网预计大蒜市场将会短暂出现供强需弱局面,行情在经过休整、停顿后,仍存在蓄力上涨可能。但前番蒜价的连续性大幅度上涨,除了基本面的支撑外,还离不开市场情绪的强力助推,在顺利完成托举后,也要谨防市场情绪退潮,储存商更要警惕追高风险,只有知足常乐,才能方得始终。
提示:本网大蒜调研团队即将启动新季大蒜面积调研,关注国际大蒜贸易网公众号dasuan51,及时获取一线信息。
金秋十月,艳阳高照。眼下正值农忙时节,田间地头热闹纷繁,秋耕、秋种同时“上演”,蒜农们抢抓秋种的有利时机,有条不紊地进行整地、施肥、挖沟、播种、覆土、盖膜,掀起大蒜种植热潮。
虽然老话说“白露葱、寒露蒜”,但实际上,从秋分后我国部分地区就开始种植大蒜了,如江苏丰县的早熟川蒜和河南杞县杨大庄附近种植的早熟蒜。大蒜种植的时间选择上既要看温度是否适宜,也要看选择的品种是否合适,时间种植过早,容易引起幼苗病虫害,还容易形成抽薹后的早衰,造成大蒜减产;种植时间过晚,温度过低,幼苗前期养分积累不足,植株孱弱,抗寒性较差,容易导致枯叶死苗问题。
目前中早熟大蒜播种已经结束,国庆节后,晚熟大蒜播种已经大面积展开,当前大蒜秋播进度如何?大蒜种植面积是增是减?小编带你一探究竟。
山东金乡
金乡县主要种植太空早熟和杂交晚熟及部分白蒜,据本网了解,沙性土壤的蒜地在国庆期间就开始种植了,部分淤土地由于湿度大,种植时间稍晚,当前金乡南部的几个乡镇鸡黍、化雨、兴隆、肖云等,蒜农抢早种植,有的地块已经种植结束,而往北的几个乡镇胡集、羊山、鱼山等种植时间略晚,总体看金乡大蒜种植进度约完成了60%-70%。
山东莱芜
种植的大部分是杂交蒜,另有部分白皮蒜和四六瓣大蒜,今年因种植期雨水少,农户抢抓农时,种植时间有的提前三五天,目前种植了一多半了,种植进度约60%-70%,老百姓说今年蒜种贵,包地的不多,面积扩种幅度小。
泰安斑鸠店大蒜种植幅度约在80%左右,今年种植面积较去年略增,包地户和去年差不多,老百姓种植面积略有增加,今年当地鼓励麦茬套种辣椒,对大蒜的种植略有影响。
河南杞县
杞县南部大蒜种植时间略早,9月底部分早熟和中熟大蒜已经种完,进入10月份之后晚熟大蒜大面积开始种植,目前种植进度约在70%-80%,早期农户种植的积极性较高,部分百十亩、一二百亩的包地户,对明年预期不是太高,后期有少种或改种的现象,整体来看中心区域面积变化不大,外围区域出现扩种。
河南中牟
今年大蒜种植进度要快于去年,目前主产区种植大部分已经结束,有少部分的菜场等待腾出后种植,外围区域种植还在持续,整体种植进度约在70%-80%,农户种植积极性较高,外围扩种增多。
周口淮阳
大蒜种植进度完成80%以上,老百姓种植积极性较高,有零散扩种的现象,因蒜种价格贵,包地户有减种情况,据当地人反应,种植面积增幅不明显。
江苏邳州
9月下旬开始种植大蒜,当前种植进度约70%-80%,有的地块已经覆盖上薄膜,稻田地种植时间略晚,虽然有的杂交稻已经收割,但部分晚稻还未收割,有的地块还在晾晒,种植时间还能持续半个月左右。今年机械种植覆盖范围扩大,加快种植进程,邳州大蒜产量高、效益好,中心区域面积近几年都比较稳定,外围东南西北方向都有扩种,如贾汪区、睢宁县、台儿庄区等。
江苏丰县
秋分之后开始种植大蒜,目前大蒜种植基本结束,早熟川蒜能占到80%左右,杂交蒜占比20%左右,川蒜已经种植结束,杂交蒜种植进入尾期。据了解,大蒜规模和去年差不多,老百姓有扩种现象,今年包地户不多,因蒜种价格贵,包地大户略有减少,有改种大棚蔬菜和露天蔬菜的,少量改种小麦的。
河北大名
秋分前后开始种植大蒜,中心区域老百姓基本种完,剩余部分包地大户还在种植,去年蒜种价格在三块五左右,今年涨到了四五块钱,新面孔的包地户不多,也有个别老包地户,原来种植一二百亩,今年种个七八十亩,总体情况和去年差不多,大蒜增种幅度不大。附近聊城莘县,部分包地大户,去年种100亩,今年减半种植,换成其他的农作物,如芫荽,也有转包的情况出现。
通过调查,小编还了解到:1、今年蒜种价格从四块多,涨到五六块,部分农户将预留的蒜种出售,包地户种植的积极性也受挫。2、大户减种或不种,小户增加了了,今年大蒜面积增种不及预期,还有的说减种;3、外围地区和包地大户还在种植,目前的面积情况还不确切。
(备注:以上言论仅供参考,不作为投资依据,欢迎诸位蒜友留言交流讨论。)
本周喜迎国庆,在人气的强力助推下,大蒜价格开启反弹上涨。
10月1日,受节日氛围带动,大蒜市场交易略有起色,新出的货源减少,卖家多提价卖货,刚需客商积极寻找对口货源,但对高要价显抵触,短炒商试探询价,总体交易量小幅增加,价格偏硬一二分。
10月2日,受9月份走货量提振,库内蒜行情集体走强,金乡、杞县、中牟产区价格上涨五至八分,卖家有缓售和观望表现,提价幅度扩大,买家询价虽然积极,但市场走货以刚需为主,成交量维持一般水平。
10月3日,数据的刺激作用减弱,市场情绪有所缓和,昨日缓售的货源再度开卖,大吨位的货源增多,卖家要价坚持或偏硬,买家拿货谨慎,挑拣部分对口的货源跟进,市场下货速度放缓,价格上涨二分左右。
金乡(库内)一般混级价格走势图
据本网了解,本轮蒜价的反攻上涨,是盘面和现货联动进行,盘面上涨带动现货人气,现货拉升反哺盘面上行。另外,近期库存剩余量的公布也为行情添了一把火,9月底各大平台和协会开始查库,10月1日数据就慢慢对外披露,目前公布的9月份的库内蒜销量大致是52-55万吨,这超过了市场预期,也大于去年同期的41万吨的销量,在稳定市场情绪的同时,对行情起到了积极的提振作用。
在这波上涨中,蒜米料和印尼货涨幅在一毛左右,其它品种价格涨幅也在五六分,打破了近期大蒜价格偏弱不快的僵局。
大蒜价格的上涨能持续多久?
往年国庆节前,受市场刚需带动,大蒜价格往往会出现短暂上涨,今年节前市场需求并不旺盛,价格并未如期上涨。国庆期间,在资金和人气的带动下,市场供应面小幅收缩,库内蒜价格出现拔高,但市场刚需并未随着释放,买家对高要价显抵触,若无其他利好配合,大蒜价格续涨的动力将会不足。前期低价存货陆续倒手或获利出局,卖家多处于有序寻机的出售状态,市场急售货源减少,且在成本价格的支撑下,阶段内大蒜价格再度深度下跌的可能性也不大。
机会稍纵即逝,手里的货是卖是留?
库内蒜行情自9月1日经历三次阶段性触底,期间多数不看好后市走势的储存商,已经在积极减仓或者获利出局,因此整个9月份的市场供应面保持宽松局面,国外订单下放的增加和国内需求的释放,共同促成了9月份库内蒜销量的大增。当前,库内蒜供应压力虽然有所释放,但剩余量依然位于历年偏高水平,这波价格的上涨并没有改变市场供强需弱的格局,建议储存商合理布局,根据自身货量和资金情况,逢高减压避险,及早获利出局。
蒜价冲高行情,炒货的机会到了吗?
前期有大批库内蒜倒手交易,价格均要低于当前,当前如果炒家想要低价购入、高价抛出,则将要面对更大的风险。如果市场人气聚而不散,将会继续支撑卖家提价信心,上行行情有望延续,但新季大蒜已经开始播种,11月初大蒜种植面积将会陆续公布,如果面积不减反增或者减种幅度不到位,价格还将会面临下调风险。因此,当前并不适合中长线操作,如果手中没有原始货,又掌握一定的闲余资金,可等待机会利用消息面快进快出小吨位短线操作。
秋季大蒜即将迎来大面积播种,最近农资店里面的蒜种却卖不动了?究竟是大家都已经买好了蒜种?还是因为蒜种价格贵,大家都少种了?
民间流传“白露葱,寒露蒜”的说法,这是农民朋友在长期的生产实践里面总结出来的经验,表明了农作物种植要顺应节气,寒露节气的时候适合种植大蒜,今年寒露是在10月8日,目前距离种植大蒜的时间已经不远。
每年到了这个时候,基本上就进入了蒜种销售的后期,一些代办和农资店预留的蒜种,目前也早已卖的七七八八,就算还能剩下点存货,价格也不会便宜。在8月中旬的时候,有个哥们包了地要找蒜种,大青稞20吨,太空20吨,让我帮忙找找。开始的时候我想应该不难,结果打了四五个商河白桥朋友的电话,都说没货了,要不就剩点底了,还有的说现在得去农户家里敛。
大青稞蒜种今年确实是特别火。在6月17日我跟商河白桥的好友唠嗑的时候,他就表示最近发了很多蒜种,大青稞蒜种很畅销,发往邳州的量很大,很多农资部都在他那里提前定了货。到了7月15日,我们再联系,他反应当地农户出货量达到九成左右,就只剩包地大户的货了。等待8月5日再联系,他告诉我,这边的蒜种基本都卖完了。
大青稞蒜种不好找,那太空蒜种总有货吧?事实上,到了8月中旬太空蒜种也不好找了。要买太空蒜种就得找金乡的朋友,朋友王哥说,金乡马集、鸡黍的太空蒜种已经买不到了,这边的老百姓卖蒜时间早价格还好,收购点还有点货,也是客户提前定好的,没有多余的匀给我,让我去鱼山市场碰碰运气。
由此可见,今年的蒜种中前期是非常畅销的,那么当前为啥会卖不动了呢?既然是现在卖不动了,那么咱就得从当下的情况中找原因。首先,6月中旬市场开始有新干蒜出售,此后经历三个月的销售期,前期的大蒜质量好且有挑拣余地,大部分需要换蒜种的农户和包地户已经提前完成采购计划。产地的老百姓在8月下旬就开始剥蒜皮了,9月中旬开始掰蒜瓣,就算预留的蒜种少了,或者有的农户想要多种点,也已经提前换好了蒜种。
其次,农户选择的角度来说,可种植的农作物比较多,比如小麦,随着种植小麦的补贴增多,吸引了不少农户种植小麦,而且这两年山东、河南产区种植大棚蔬菜等经济作物的也逐渐增多。随着种子、化肥、农药价格的上涨,种植成本随之增加,在种植利润有限的情况下,土地就那么多,农户种植农作物的多样性增多,蒜种卖的就少了。
最后,各地流转面积在增加,流转速度在加快,当土地大面积流转后,对于承包人来说,购买化肥、农药等,都会直接和厂家对接,购买蒜种直接从产地市场收购,成本价格相对较低,不会去村镇里面的农资店购买,对于农资商来说卖的就慢了。
有朋友会问,马上就要种了,还有人会没买蒜种吗?当然有的,这个时候买蒜种的主要是一些新加入的包地户。我来跟大家说两个真实的例子,9月10日,张经理让我帮忙联系蒜种,他是山东聊城人,在新疆包地,今年计划种植100亩的大蒜。9月17日,潘经理也是让我帮忙联系蒜种,他在河南商丘包地,今年计划试种50亩大蒜。综上来说,目前种子卖不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一方面,时间上,已经过了蒜种传统的交易旺季,另一方面,市场消息的不对称,使得买卖双方不能够及时得到连接。作为农资经销商来说,也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,适时作出调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