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蒜飘香,蒜农收获忙。时下正值大蒜采收的季节,近日,兴安盟突泉县太平乡五三村的蒜农们趁着持续晴好的天气,抓紧时间采挖、挑拣、晾晒大蒜,村民们享受着大蒜增产增收带来的喜悦。
走进太平乡五三村,一股股浓浓的蒜香扑鼻而来。村民们正忙碌在庭院内,挖蒜、抖土、绑蒜……一系列熟练的操作后,一把把带着泥土气息的新鲜大蒜被整齐地排放在田地上。
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在园田内穿梭,一片繁忙而喜悦的景象。大蒜种植户王先生很高兴,在他看来,今年庭院内的五亩大蒜产量和品质都不错。
“今年老百姓干活特别有劲,起收后的大蒜经过晾晒,进行等级划分,最好的等级,一个蒜头就能卖一块钱。我这5亩地的园田少说也能出3万多元吧。”蒜农王先生笑得合不拢嘴。
王先生是地地道道的五三村农民,种植紫皮蒜也有三十个年头了,每年大蒜收获时,他都累得腰酸背痛,挥汗如雨地辛苦一整天,每人最多才能挖半亩地蒜,有时为了抢收大蒜,还得花钱雇人,大大增加了成本。
由于深刻感受到了大蒜收获时的辛苦,王先生经过苦心钻研,自己改造了一台大蒜收割机,收蒜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。
“利用自家用坏的农具改装了一下悬挂犁,加装了铧子,这样起蒜省劲、轻巧、用着还方便。”王先生介绍说。
在五三村的庭院内,到处都是农民忙碌收获大蒜的身影,大蒜从种植到收获程序很多,尽管非常辛苦,但是他们的干劲十足,前段时间仅是蒜薹的价格已经让老百姓赚了一笔。
“为了让自己种的蒜的品质越来越好,每年我都会去黑龙江选种,回来试种,如果效果好,就大面积种植。蒜起收后,在7月25号左右,再种一茬白菜,到十月一就能收获,少说还能卖2万元,真正实现‘一年两茬田、两茬三收钱’”王先生高兴地说。
如今的五三村210多亩庭院地大约能产400万头大蒜,每亩地收入1万多元,农户人均增收5000元。
今年,太平乡将庭院经济发展项目作为紫皮蒜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,利用39.1万元奖补资金,在全乡范围内对脱贫户和监测户按照每亩3000元、一般户每亩2800元进行种植奖补,全乡奖补种植庭院紫皮蒜145.77亩,带动种植户达200户。
声明:以上文章来源于内蒙古兴安盟妇联,如涉版权,请通知0537-3163971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