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沂蒙山区的温柔怀抱中,隐藏着一个被自然恩泽的小村落——淄博市沂源县悦庄镇小水村,这里不仅有着“沂蒙水乡”的美誉,更是远近闻名的“蒜黄之乡”。在这片青山绿水之间,小小的蒜黄以其独特的魅力,编织出一曲乡村振兴的金色赞歌。
蒜香四溢,百年传承的金色梦想
时光回溯至清末,气候温和,雨量充沛的小水村便与蒜黄结下了不解之缘。那时的蒜黄业已初具规模,二十余家商号沿河而立,蒜香四溢,吸引着八方来客。岁月流转,百余年光阴如白驹过隙,小水蒜黄非但没有被历史的洪流冲淡,反而在现代农业的浪潮中愈发璀璨夺目。
早在2007年,小水蒜黄在县委、县政府的鼎力支持下,成功跨越地域限制,在济南、江苏扬州等地举办了新闻发布会和展销会,一时间,小水蒜黄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。
2011年,沂源县又将小水蒜黄纳入“四大产业振兴计划”,如同为这片古老土地注入了新的生命力,乡村振兴的琴弦被小水蒜黄轻轻拨动着,这一地方名优蔬菜,开始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。
在悦庄镇东小水村、西小水村、北小水村、中小水村……这一片被绿水青山环抱的村落里,九成农户都从事蒜黄生产,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。有数据统计,小水蒜黄种植已由1940年的100万斤发展到现在的2600万公斤,远销江苏、上海、安徽、江西、北京等全国20多个省市区。在这里,每到蒜黄销售的旺季,各地客商云集,最高日蒜黄交易量达到50万斤,成交额达到250万元,部分种植户蒜黄销售收入高达400-500万元/年,因而,小水蒜黄有“清水出黄金”之说。
银桥飞架,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
曾光年、宋尚菊夫妇种植蒜黄已有16年,种植四季大棚6亩,是小水村种植大户。然而,2022年曾光年所购买大蒜在储藏时没有控制好温度,导致蒜黄质量下降,价格受到影响,收入锐减。但生活的苦难并未击垮他们,反而激发了他们更强的斗志。2024年,他们又新建蒜黄大棚2亩,投入资金40多万元,后来又遇到大蒜价格上涨,所以购买大蒜的资金有些紧张。“如果没有建行的资金支持,我们很难支撑下去……”曾光年夫妇说。
此时,沂源建行再次伸出援手,通过与省农担公司的紧密合作,仅用7天时间,就将150万元的贷款资金发放到位。农户及时购买了61万斤大蒜入库冷藏。没想到的是,短短20天之后,这些大蒜的价格又上涨了30万元。这意味着,建行的贷款及时落地,让农户节省了投资成本,变相增加了收入,极大增强了这对夫妇种植蒜黄的信心。
小水村,因蒜黄而兴。小水蒜黄的故事,远不止于此。它像一座桥梁,连接着农户与市场,连接着梦想与现实,更连接着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使命和责任。
近年来,建行淄博分行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,全力做好“五篇大文章”,在支持乡村产业振兴方面,将“一县一牌”和“一村一品”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放到首要位置。行领导多次深入悦庄镇蒜黄一线种植现场,了解该蒜黄产业集群的运作模式和资金需求,与市农担公司为该产业集群定制专一服务方案,进行批量化集中授信。截至7月末,沂源支行蒜黄种植裕农贷款,省行已经批复74户,授信金额5680万元,支用2350万元。随着金融活水源源不断地注入,一棵棵孕育着金黄色希望的蒜黄,正化作沂蒙山区最动人的风景。
谈及未来,小水村有关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说,该村将继续深化与金融机构的合作,积极整合蒜黄种植资源,通过科技赋能、品牌打造、市场拓展等举措,进一步扩大小水蒜黄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影响力,为实现强村富民、助力乡村振兴闯出一条金光大道。
如今的小水村,已不再是昔日那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,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,小水蒜黄正敲响乡村振兴的“金蒜盘”,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关于奋斗、梦想与收获的故事。
声明:以上文章来源于鲁中晨报,如涉版权,请通知0537-3163971删除。